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积累,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全球前10大港口,我国占据7席,是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化码头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但在港口企业的整体管控水平,流程绩效、运营协同能力、财务精细化核算与综合分析能力、风控合规管理等方面与世界港口强国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推进港口由“大”变“强”,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质量,不仅需要一流的智能化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更需要提升港口企业整体管控水平、从生产作业到管理运营的协同能力与数据处理效率。
港口计费结算管理,是整合前端港口生产作业与后端计费结算、客户一站式服务、会计核算、资金预测、管理会计的最重要一个环节。港口计费结算能力不仅决定了港口服务的客户体验与流程效率,也决定了港口的综合管理水平,是最终决定港口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为什么做不好计费结算
(一) 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传递困难、效率低
我国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受制于对信息系统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加之资金、技术、环境等其他因素,普遍缺乏顶层设计理念。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引进或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种类繁多,集装箱作业及控制系统、散杂货系统、理货系统、堆场管理系统以及各种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往往多达上百套。这些系统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架构与数据标准,难以与计费结算系统(以下简称计费系统)集成,“信息孤岛”现象明显,远未达到跨领域、跨组织的信息共享,计费结算所依据的大量数据不得不线下传递,手工录入,根本无法满足智慧港口高效、实时、准确的计费结算需求。
(二) 计费结算缺少过程管理,数据透明性差
随着各个港口货物运输的不断增多,船型越来越大,港口现代化设备的作业过程日趋复杂。但现有的计费系统缺少计费结算的过程管理,无法充分体现港口生产作业的服务过程,这就使得客户无法清楚知晓港口为何收取这些费用。这不仅会延长对账时间、降低港口回款效率,也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服务体验。
(三) 面对频繁变化的业务,灵活性、适应性差
我国港口企业对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重视程度高,投入大(每年千万级),新技术应用广泛;但与此相比,计费结算管理信息化程度却严重落后。对计费系统的设计主要立足当前的业务需求,缺少灵活性与适当的前瞻性,一旦业务模式或计费规则发生变化,就需要对计费系统进行大量的代码修改,给企业和系统开发人员带来巨大压力,成为制约未来业务拓展的瓶颈之一。
(四) 管控缺位,导致计费结算管理粗放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港口一直实行“政企合一,港航一体”的管理体制。我国大多数港口集团都是由原港务局改制而成,因此多是地方政府独资或控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充分发展利用港口资源,但同时,港口也成为各地政府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往往重视规模发展、对内部运营管理重视不够。这导致港口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相应的管控体系建设没有及时跟进,计费管理粗放,数据颗粒度粗、全面性差,不能反映船舶、货物真实的获利情况,无法满足企业精细化管理需求,影响港口管理效率提升。
二、计费结算系统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图 1 港口目前遇到的主要挑战
(一) 前端异构系统越来越多使数据的整合与处理难度继续加大
随着智慧港口的加速建设,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加速进行,生产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更多的异构系统势必被引入。而计费系统作为衔接前端生产作业与后端综合管控的纽带,涉及商务、生产以及财务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交换,如何能够以一个合理可控的成本,高效整合越来越多的前端异构系统?同时,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将有海量数据通过各种设备、船舶和集装箱上的传感器被收集,如何实时准确地处理这些海量数据,打造一个信息畅通的计费结算系统?这些都是港口企业实现智慧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 港口需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获得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港口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港口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强化成本控制以获得持续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港口在对货物进行生产作业时,每条船的每一票货物的具体情况不同,产生的收入成本不同。计费系统能否及时准确地反映船舶或货物的成本与获利情况,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是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
(三) 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显现,港口客户服务升级迫在眉睫
2005年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商务中心发布了《建设“单一窗口”建议书》,旨在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我国2016年也将“单一窗口”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新加坡作为全球贸易效率最高的国家早在1986年就开启了”单一窗口“的漫长求索之路,2017年完成第三代“单一窗口”生态系统的更新换代工作。新一代的系统不仅能够促进贸易和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与海事局、海关等监管部门集成,还被设计成开放创新平台,服务商和企业可以在线开发新的应用从而支持新的商业需求。
相较而言,我国港口企业不仅缺少应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机制与业务创新能力,更欠缺覆盖全港业务的统一计费结算管理的服务意识。因此,同一个客户的一次托运往往需要多次结算:港口装卸结算、杂项作业结算、出港理货结算等,如涉及多式联运,还会进行汽(火)车装车费用结算。这不仅增加计费成本,也降低办事效率,延长货物的在港时间。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和综合运输网络中心,能否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一次托运,一份单证、一次计费结算”,是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制约条件之一。
三、建设智慧计费结算系统的核心要点
计费效率决定着港口货物的周转速度,计费质量决定着港口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计费成本影响着港口的盈利能力。纵观全球计费系统的发展变化,计费系统越来越趋向于港口整体化、信息传递实时化,结算流程标准化、系统架构柔性化。
在数字化趋势下,肩负“交通强国“历史使命的中国港口企业该如何构建与集团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智慧计费系统,确保国家战略目标与企业战略规划的落地实现?在研究SAP全球多个港口最佳业务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智慧港口发展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新一代的计费系统建设必须关注以下四个核心要点:
(一) 高效整合前端异构系统,构建一体化结算平台
新一代的计费系统必须能够实现与前端异构系统的高效整合,同时具备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在提高计费效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计费成本。
图2 SAP BRIM计费与收入管理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SAP Billing and Revenue Innovation Management计费与收入管理解决方案(以下简称SAP BRIM计费与收入管理解决方案)借助物联网技术及SAP数字化平台能力,可以自动采集计费所需的原始数据,并进行过滤、校验与修正,高效解决异构数据的处理问题,为计费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服务记录数据,使得计费工作能够高效顺利地开展。BRIM与前端业务系统及后端财务系统深度集成,集船泊信息、货物形态、生产操作及结算于一体,通过对合同条款与定价模型匹配、计费执行、账单出具、发票开具、应收明细账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实现计费结算过程的可视化,提升数据透明度,减少收入流失,避免人工执行和控制中的疏漏与偏差,提高核算效率,改善客户体验。
(二) 实现计费结算的流程化、自动化,提高费收工作的效率
传统以单证为信息传递载体的计费结算模式,不仅单证交接过程繁杂,错误率高,信息录入工作量大,数据颗粒度粗,时效性差。既无法适应客户对于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于精细化管理的数据要求。
图3 事件驱动费收全流程管理
与传统计费模式相比,SAP基于事件驱动的计费结算模式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大转变。计费系统在收到相应服务事件的记录信息后,可以聚合数据,过滤原始信息或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其他来源数据合并。之后,通过定价计费功能,将服务记录与客户合同的费目与费率进行匹配,自动计算费用并创建账单,并基于可配置的规则自动实现账单的合并或拆分出票,同步触发财务记账。同时,系统还提供基于可开票清单的人工出票功能。如果服务未正确完成,系统还可以进行折扣计费。建立在事件驱动基础上的计费系统真正实现出账过程的流程化、自动化与可视化。
图4 基于SAP BRIM的船舶费用计费、开票入账流程
(三) 灵活性强,快速适配复杂多变的计费需求
图5 SAP BRIM为企业提供灵活的定价能力
港口企业的智慧化转型需要通过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港口企业必须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提供便捷高效的工具,帮助客服部门快速灵活地处理复杂多变的计费结算需求。
在基于事件的计费方案中,企业可以对进入系统的每个事件进行定价和计费,这带来了具体细化的事件级别的定价管理。该方案在帮助港口企业实现灵活定价,加快新产品新业务走进市场的同时实现了计费结算的可追溯性,有助于减少收入流失,并为利润分析和收入报告提供深度支持。
(四) 以客户为中心,实现服务的线上化、一体化,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是港口最重要的企业资源,但传统的计费系统架构无法提供“单一合同(客户)视图”,不仅增加客户与客户服务代理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沟通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与业务成本。在一体化计费结算管理基础上,通过建立集团统一的门户网站、统一的移动服务应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实现港口服务结算一体化,完善客户服务功能,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资源。 SAP BRIM计费与收入创新解决方案在不断的实践中帮助全球众多知名的港口客户改变传统的收入与计费处理模式,建立新的系统架构,实现计费系统的柔性化与智能化。SAP中国25年来“在中国,为中国”的初心不改,相信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落地实施,SAP计费与收入解决方案会帮助众多中国港口企业建立起更加灵活,更具柔性的计费结算管理平台。
作者介绍
衡萍(Dana Heng)
SAP中国交通物流行业资深方案架构师
衡萍女士从事SAP咨询及企业信息化工作十六年,有丰富的行业咨询及信息化项目落地经验,擅长大型跨国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解决方案的设计,近年来致力于运用数字化技术帮助中国交通行业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发展与持续创新。